心理健康
   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
    2012-11-24 00:00   bat365在线平台

    周一全体辅导员培训 主讲---龚文霞

    心理正常
    心理健康
    心理不健康: 一般心理问题
    严重心理问题
    部分可疑神经症

    心理不正常
    变态人格
    神经症
    精神分裂症
    ①无自知力
    ②言谈、思维、行为异常等

    常识性的区分

    (一)离奇怪异的言谈.思想和行为

    如:友人对你讲:“我是国际巡回大使,主管世界所有国家的军政大事,我昨天从纽约回来,明天飞往莫斯科,找俄国总统普京.”

    如:你见到一个人披头散发,满脸泥垢,满街乱跑.

    (二)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

    如:一个人终日低头少语,行动缓慢,与人交往十分吃力,对生活悲观失望等.或者,一个人彻夜不眠,时而唱歌. 时而跳舞,语言兴奋.

    (三)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

    如:一个人怕与他人的眼光相对,为此而不敢见人.

    又如:由于一个人的耳朵比别人大一些,不许别人摸耳朵,认为摸耳朵就是讽刺他.

    (四)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

    当你接到骚扰电话,又找不到被骚扰的理由时,那一定是对方精神出问题了.

    心理学区分原则

    1.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.

   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,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,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。如幻觉、妄想(思维内容脱离现实,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)。这些都是我们评判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,我们称它为统一性。

    在精神科临床上,常把“自知力”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。所谓“自知力”或“自知力不完整”,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,或者说“自我认知”与“自我现实”的统一性丧失。

    在精神科临床上,还把有无“现实检验能力”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,因为若要以客观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概念,必须以认知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为前提。

    2.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.

   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,这种协调一致性,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。如:痛苦的事,做出快乐的反映,这就是不一致的表现。

    3.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

    人格一旦形成,便就有相对稳定性,在没有重大变革的情况下,一般不容易改变。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。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,我们就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了异常。如: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,突然挥金如土。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,找不到足以使他们发生改变的原因,那么,我们就说,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。

    医学标准:大脑分子水平发生了变化;

    统计学标准:心理测验法.

    一般的心理问题的诊断

    由现实生活.工作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,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

    1.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;

    2.社会功能未被严重破坏(可学习、工作、交往,但效率低);

    3.情绪反映未泛化(仅局限于最初事件)。

    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诊断

    较为强烈的,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的痛苦情绪.

    1.不良情绪持续在两个月—半年之间;

    2.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(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);

    3.情绪反映被泛化.

    正常心理与神经症的区分

    心理冲突的解释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的知识和技巧,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进行评定。这包括三方面:

    一、病程:不到三个月为短程,评1分;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,评2分;一年以上为长程,评3分。

    二、精神痛苦的程度: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,评1分;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,须依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,评2分;中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,评3分。

    三、社会功能:能照常工作学习或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,评1分;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,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,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,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,评2分;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,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,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,评3分。

    如果总分为3,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。如果总分不小于6分,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。4~5分为可疑病例,需进一步观察确诊。要补充说明的是,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,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,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。

    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

    (一)心理活动强度

   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。在遭遇精神打击时,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,反应各不相同。这表明,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。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强烈,并容易遗留下后患,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;而抵抗力强的人,虽有反应,但不强烈,不会致病。这种抵抗力,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,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。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,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。另外,人的生活经验、固有的性格特征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,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。

    (二)心理活动耐受力

   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。这种慢性的、长期的精神刺激,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,在经历一段时间后,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,个性改变,精神不振,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;但是,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,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,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,有的人,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,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。有的人,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的成绩。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,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,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。

    (三)周期节律性

   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。比如,人的注意力水平,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。不只是注意状态,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。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。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,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,有的人则相反。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,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水平下降了。

    (四)意识水平

    意识水平的高低,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。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,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,思想经常“开小差”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,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问题了。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。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,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,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,如记忆力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。

    (五)暗示性

    易受暗示的人,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,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。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,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。当然,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,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,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。

    (六)康复能力

    在人的一生中,谁有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,在精神创伤之后,情绪极大波动,行为暂时改变,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。但是,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,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,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,恢复程度也有差别。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,称为心理康复能力。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,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,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,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,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。

    (七)心理自控力

    情绪的强度、情感的表达、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。所谓不随意的情绪、情感和思维,只是相对的。它们都有随意性,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。对情绪、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。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,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,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,辞令通畅,仪态大方,不过分拘谨,不过分随便,这就是说,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,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。为此,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。

    (八)自信心

   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,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。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,有两种倾向,一种是估计过高,一种是估计过低。前者是盲目的过高的自我评估,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,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;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,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。为此,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,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。“自信心”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识的能力,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。但是,如果一个人具有“缺乏自信”的心理倾向,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,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,那么,我们可以说,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。

    (九)社会交往

   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,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。社会交往的剥夺,必然导致精神崩溃,出现种种异常心理。因此,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,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。

   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,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,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,叫做“接触不良”。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,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“一见如故”,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。在现实生活中,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,人处在抑郁状态下,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。

    (十)环境适应能力

    在某种意义上说,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,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,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,就必须适应环境。因为,一个人从生到死,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。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,有时变动很大,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,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,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。主动适应,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;消极适应,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。有时,生存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,人对它无能为力,面对它只能韬晦、忍耐,即进行所谓的“消极适应”。“消极适应”只是形式,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,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。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,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,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,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。

    2008年10月7号

    关闭窗口
     
     
Baidu
sogou